近期我國多地都出現(xiàn)了強降雨,尤其是一些山區(qū),連續(xù)的降雨引發(fā)地質災害,也讓一些在山區(qū)游玩游客被困在景區(qū),甚至還出現(xiàn)了傷亡事故,如果我們在山區(qū)游玩的話,一旦遇到這種暴風雨天氣該采取哪些措施,使傷害降到最低呢?關注氣象、汛情
游客出行前應關注目的地的氣象、汛情等信息,不要前往有危險的地區(qū),特別是自助游客應避免到地質災害地區(qū)。 遭遇大雨應注意:
泥石流是由于降水(暴雨、融雪)形成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、石塊等固體物質的固液兩相流體,呈黏性層流或稀性紊流等運動狀態(tài),是高濃度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顆粒流。其暴發(fā)突然、歷時短暫、來勢兇猛,具有極強的破壞力。山區(qū)旅游遇暴雨記好避險招數(shù)
沿山谷徒步時,一旦遭遇大雨,要迅速轉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;
特別留意是否聽到遠處山谷傳來打雷般聲響,如聽到要高度警惕,這很可能是泥石流將至的征兆;
不要在山谷和河溝底部扎營;
判斷泥石流發(fā)生之后應立即逃離,選擇最短最安全的路徑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;
不要上樹躲避。泥石流預防措施
泥石流發(fā)生的時間突然,有的只有僅僅幾分鐘,所以必須提前預防:
雨天不要在溝谷中長時間停留;
一旦聽到上游傳來異常聲響,應迅速向兩岸上坡方向逃離。雨季穿越溝谷時,先要仔細觀察,確認安全后再快速通過;
山區(qū)降雨普遍具有局部性特點,溝谷下游是晴天,溝谷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,“一山分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就是群眾對山區(qū)氣候變化無常的生動描述,即使在雨季的晴天,同樣也要提防泥石流災害。如何避免雷擊
出發(fā)前最好穿著橡膠運動鞋,攜帶輕便絕緣的雨衣。雨傘一般帶有金屬手柄,在強雷暴天氣不建議使用。身上盡量不帶金屬飾品,如鑰匙、配飾等,不在山頂或空曠的地上安營,以免遭雷擊;
在戶外遭遇雷電天氣時應盡快關掉手機,把身上的金屬制品暫時放到5米以外。如果在樹林里要避開最高的樹,也不要站在樹林邊緣的樹下,臨時在樹林的中間部位蹲下,盡量保持與樹干5米的距離;
分散旅伴,不要擠在一起,更不要手牽手。此外,保持沉著冷靜的心態(tài)也是雷暴天氣避險成功的重要因素。